北京市朝阳区广顺北大街33号院福码大厦B座18层
“三种油”再香也要管住嘴!研究发现:抑制免疫细胞,加速肿瘤生长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管理员 2025/8/21 9:56:57

640-0.png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用猪油炒菜、吃牛油火锅、用黄油煎牛排。确实,动物油脂能带来非常棒的香气,但过多摄入却可能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近日,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过量摄入猪油、牛油、黄油等动物油脂会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加速肿瘤的生长。

640-1.jpg

1.jpg

你喜欢用猪油还是植物油炒菜?2025年7月,哈佛医学院研究团队在《自然-新陈代谢》Nature Metabolism期刊上发表一项研究发现:猪油、牛脂、黄油等动物脂肪为主的高脂肪饮食,会削弱免疫细胞的功能,加速肿瘤生长,而植物脂肪则能保护免疫细胞的功能,维持了其抗肿瘤功能。


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给小鼠喂食常规食物“高脂饮食”(猪油、牛油、黄油、椰子油、橄榄油或棕榈油),给小鼠皮下注黑色素瘤细胞,观察这些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速度。


最终出人意料的是喂食动物油脂猪油、牛油黄油小鼠肿瘤生长的速度“常规食物”组的小鼠更快;而喂食植物油脂子油、橄榄油棕榈油的小鼠其肿瘤生长速度和“常规食物”组的小鼠没有差异。


简单来说,不同的油脂影响肿瘤生长经常吃动物油脂(猪油、牛油、黄油)或会加速肿瘤生长。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动物脂肪通过代谢物抑制抗肿瘤免疫,加速肿瘤生长;而植物油脂则保留免疫功能,减缓肿瘤进展。

640.jpg

2.jpg

2025年3月,《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刊发的一项随访33年涉及22万成年人的研究发现用植物油脂代替动物油脂(黄油)死亡风险大大降低。


研究重点比较了动物油脂黄油和植物油脂(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橄榄油、红花油)的日常摄入量。结果发现


  • 动物油脂摄入过多会升高死亡风险:与吃黄油最少的人相比,吃动物油脂(黄油)最多的人总死亡风险增加了 15%。


  • 用植物油脂替换黄油死亡风险降低:用植物油脂(尤其是菜籽油、大豆油和橄榄油)替换动物油脂(黄油),可以显著降低死亡风险。比如:用等量的植物油脂替换 10 克/天的黄油,预计可使总死亡风险降低 17%,癌症死亡风险降低 17%。


总之,动物油脂(黄油)摄入量越高与死亡风险升高有关,而植物油脂则相反。用植物油脂替换动物油脂(黄油)特别是橄榄油、大豆油和油菜籽油,可能对预防过早死亡带来重大好处。

3.jpg

  • 健康适量吃,绝不能不吃油


有人认为“油吃多了容易胖,不吃油或很少吃油,行不行?这是不行的!因为食用油为人体提供的必需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和α-亚麻酸。必需脂肪酸是指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但人体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 不同植物油,要经常换着吃


没有绝对完美”的油建议要经常换着油吃,不要长期只吃一种油。很多人对经常换油吃得理解是换不同的品牌,事实上虽然许多食用油名字不同,但其中脂肪酸构成差不多。比如大豆油、玉米油、小麦胚芽油和葵花籽油类似;花生油和米糠油类似;茶籽油、杏仁油和橄榄油类似;亚麻籽油和紫苏籽油类似等。

640-2.jpg


因此,不同油脂的替换,应该按照脂肪酸构成不同的品种来换,否则所得到的脂肪酸基本一样,相当于没有替换。


  • 平时炒菜多,选精炼植物油


平时炒菜和油炸较多,优先精炼植物油,烟点较高;平时凉拌较多,可选用初榨、初级冷榨、特级初榨植物油。


食用油质量等级标准根据精炼程度划分,由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级越高,精炼程度越高,有害成分的含量就会减少,但同时也会流失一部分营养物质与风味。


一级、二级食用油:精炼程度较高,炒菜油烟少,比较适合高温烹调,如炒菜等,但也不建议长时间煎炸;


三级、四级食用油:精炼程度不高,烟点较低,营养保留较多,适合炖汤、蒸菜等

640-3.jpg

  • 控制摄入量,每日别超30克


油脂虽然不能一点不吃,但也不能吃得太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22推荐成人每日烹调油摄入量为 25-30 (约 2-3 白瓷汤匙)。这包括了烹饪用油和食物中自带的油脂(如肉类、坚果、糕点等)。


  • 反复煎炸油,建议不要再吃


有些人日常经常会炸一些食物,往往会用很多油来煎炸。这些油炸完食物扔掉又很可惜,于是许多人过滤沉淀后会继续用来炒菜。高温反复煎炸的油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危害极大,显著增加心脏病风险。


来源:健康时报微信

本期编辑:刘杰、郑薛飞腾

人民日报.gif


分享给家人朋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