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广顺北大街33号院福码大厦B座18层
中国队创冬奥历史战绩,装备里是国产科技
文章来源:观察者网 责任编辑:管理员 2022/2/24 9:55:55

2022北京冬奥会顺利落下帷幕。这注定是载入历史的一届冬奥会,中国队斩获9金4银2铜共15枚奖牌,奖牌数量及排位均创下自1980年中国参加冬奥会以来最好的成绩。


回顾过去近一个月的比赛,许多精彩瞬间被记住,运动员们在赛场上挥洒汗水的同时,与他们一同出现的“中国制造”装备也十分显眼。


拿下2金1银的谷爱凌身披“金龙战袍”、刷新中国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和男子大跳台历史最好成绩的苏翊鸣穿着中国品牌的比赛服、斩获中国队钢架雪车项目首枚奖牌的闫文港脚踩国产战靴......国产运动装备成为了本届冬奥会的“最强辅助”。


而包揽了本届冬奥会金银铜奖牌比赛装备的,正是频频出现在开闭幕式和赛场C位的中国运动品牌,安踏。这背后,安踏用专业运动科技助力中国队在赛场上拼搏,用实力讲述出一个中国运动品牌在冰雪运动中崛起的新故事。


640-0.jpg


冬奥装备里的“黑科技”


“肯定赢了,首金诞生了!我的眼睛就是尺,不用看回放了!”2月5日晚,前奥运冠军王濛在解说时激动地喊出这句话。随后,中国队在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项目中拿下北京2022冬奥会中国首金,身着金龙如意纹比赛服的武大靖、任子威、曲春雨、范可新、张雨婷带上荣耀的金牌。


今年冬奥会,中国短道速滑队创下2金1银1铜的优异成绩。从四年前平昌冬奥会的接连受挫,到四年后北京冬奥会的荣誉加身,中国短道速滑队用实力证明了“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短道速滑队”这句话。


事实上,运动员们滑出非凡的速度背后,有不少“黑科技”加持。本届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中,每一位中国队员都穿着被业内誉为“冰上鲨鱼皮”的安踏短道速滑服。


640-1.jpg


战术千变万化,像风一样飞驰,决胜在秒的千分位,这就是短道速滑。降低风阻便成为短道速滑比赛服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需求,如何做到更轻更快?安踏“黑科技”给出了答案。安踏比赛服采用了四大减阻科技:先进的空气湍流控制减阻和边界滑移减租技术,还在服装表面使用异形结构,将流过身体的空气迅速导流。此外,再加上多次风洞测试,极大提升了比赛服的降阻性能。数据不会说谎:安踏比赛服相比普通滑冰服,减阻力可以提升5%-10%。


比赛服还会根据运动员的动作习惯量身定制版型、根据运动员的肌肉线条来确认分割线位置,经过多次版型调整,确保比赛服与运动员身体的高度契合。再用单层结构减少拼接和缝合以及重量,更加贴和包裹人体,保障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表现。


同时,竞技运动的装备需要兼顾安全性,尤其在短道速滑项目中,赛场上快速滑动的冰刀极易划伤运动员,好的比赛装备还需要具备防割功能,保护运动员不受意外伤害。


本届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银牌得主李文龙曾在5000米接力半决赛中与加拿大队员冰刀碰撞摔出赛道,观众们都为这位年轻的小将捏了一把冷汗,相比成绩,观众们更在乎运动员是否安全。为此,李文龙在赛后接受采访时特别指出:我们的比赛服都是全身防切割的。


640-2.jpg


从专业技术方面来看,这是安踏短道速滑比赛服中运用的Dyneema防切割技术在保驾护航。据了解,安踏的短道速滑比赛服突破传统局部防护,采用360度全身防切割技术,防切割强度是钢丝的15倍,安全性大为提高。


由此可以感受到,在体育竞技比赛中,运动装备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衣物和鞋,更是保护和助力运动员的利器。本届冬奥会上,另外一个更直观展现“科技装备”力量的例子便是钢架雪车。


2月11日,中国队运动员闫文港在国家雪橇雪车中心获得中国钢架雪车队历史上的第一枚奥运奖牌,另一位中国选手殷正还刷新了赛道出发纪录,两人双双创造了中国钢架雪车队在冬奥会上的历史。


640-3.jpg


钢架雪车是一个要求速度和爆发力的运动项目,运动员需要抓住雪橇起跑,沿冰轨推动雪橇获得最大初始速度,然后直面前方俯身滑行。起跑和滑行中,运动员所穿的鞋子都对比赛成绩的影响颇大。


640-4.jpg


而闫文港和殷正在比赛中穿着的便是使用了多项安踏首创科技和航天科技材料的钢架雪车鞋,科技力十足。


钢架雪车这项运动,运动员在最初的三十米起跑推进阶段是最关键的。由于追求速度,在滑行过程中,则要求鞋子要能降低风阻。所以安踏团队在打造比赛战靴时,便从推进力和空气动力学两个方面来突破。


通过在鞋身上使用行业独创的导流板和翼型降阻设计,使整体鞋身降低风阻10%,仿生流体力学设计的导流线则降低壁面摩擦力53.5%。


鞋底则采用3D打印钛合金鞋钉设计,和氮科技中底,有效提升了鞋子的推进力。


闫文港在“体坛英豪”节目上讲解比赛用鞋时表示,比赛鞋对他的助力很大,“中国品牌在运动装备方面的技术一直在提升。”


国产运动品牌弯道超车


飞天一跃,18岁的谷爱凌在雪场上活力洒脱,她笑着转过身,露出秀有龙纹的比赛服,这一刻是今年冬奥会中的经典一幕。


这位18岁的天才滑雪少女,在北京冬奥会上创下2金1银的战绩,谷爱凌穿着的比赛服也被网友们称为“金龙战袍”,大受好评。


640-5.jpg


而这小小的印花也是有“黑科技”的。普通印花氨纶含量高,无法大面积印花,印完后衣服手感偏硬。据了解,安踏团队经过1年多的调整,通过改变印花工艺及调整浆料的比例和流程,使得印花最终呈现柔软、贴身、美观。


可以看到,优质运动装备背后,科技含量颇高,这也是中国运动品牌安踏多年持续研发与创新的结果。近10年来,安踏已累计投入研发费用30亿元。


安踏成立了中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国家级运动科学实验室,并在中、美、日、韩、意等地建立全球五大设计研发中心,拥有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超200名国际设计研发专家。


2021年7月,安踏宣布,未来5年,计划投入超40亿元研发成本,通过核心科技提升高阶商品占比,并提出“专业为本,助力中国体育”。


同年,安踏发布了新一代中底技术的“安踏氮科技”,在多款篮球鞋和跑鞋产品中应用,安踏最新发布的MACH马赫跑鞋中应用了和钢架雪车比赛鞋同样的,回弹率高达82.4%氮科技中底。


而在去年12月,经过钢架雪车运动员赛道实测:这款搭载安踏氮科技中底的钢架雪车鞋,在起跑推进阶段的运动成绩,比穿着某外国品牌有显著提升:最高提升达0.054秒,平均提高0.023秒。


这意味着,这款来自安踏的国产雪车鞋,突破了外国运动品牌的科技垄断,实现了“国产超越”。


640-6.jpg


“十年磨一剑”,2022年北京冬奥会,安踏取代外资品牌成为IOC官方体育服装合作伙伴,凭借着对专业运动科技的深入研究和探索,本届冬奥会上,15个比赛分项中,安踏为12支中国参赛队打造比赛装备,算上夏季奥运会,累计为28支中国国家队打造比赛装备,是支持中国国家队比赛装备最多的运动品牌。


随着专业运动产品不断在冬奥会上展露实力,安踏的品牌声量明显提升。北京冬奥会期间,安踏化身运动品牌的舆论顶流,携手互联网头部主流媒体,在微博、抖音、快手、腾讯等社交平台矩阵上均表现亮眼,2022年1月1日-2月20日期间,已达成二百亿品牌曝光和话题阅读量,其中截止至目前达成总曝光220亿+,收获了大量关注与好评。


640.jpg


品牌力的增长带动消费端火热。体育用品行业在天猫平台的成交额在2月份呈现出显著分化,在冬奥会期间行业整体成交额同比降低23%。其中国际品牌同比降低约30%,而安踏实现了逆势上涨,在冬奥会期间的成交额实现了35%的同比增幅。自2月4日冬奥会开幕至2月15日,安踏官方旗舰店在天猫平台的GMV排名第一。从安踏股价来看,在股市不振的背景下,安踏体育股价增涨11.32%。


640-7.jpg



近两年来,国内外运动品牌的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国产品牌越来越重视研发,在运动科技上不断突破,越来越多的专业团队和消费者选择国产运动产品。


2021年上半年,安踏体育实现营收228.1亿元,同比增长55.5%,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增长131.6%,双双创出历史新高,且营收超越阿迪达斯中国,与耐克中国(273.4亿元)的差距也在显著缩小。


2022年初的北京冬奥会,让中国再次站到世界的聚光灯下,安踏也凭实力成为运动装备中的“最大赢家”,这不仅仅体现出国产运动科技制造的力量,也是国产运动品牌崛起的一个缩影。








返回列表